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三幾好友聚在一起對坐品茗而談。幾泡過後,把紫砂水壺交由友人取來熱水,不疑有它,直接把它放到茗爐上。爐火迅速地讓壺升溫;如果注入熱水,它將是蟹眼過矣魚眼生,但是,因為友人誤裝了冷水,於是,熱烈的爐火讓壺身難以忍耐,發出「啵」的一聲脆響。輕輕地,一聲脆響。我惋惜的看著水從壺底裂痕中沁出。
壺裂了。它以一聲絕望的叫喊和我告別。
就這樣,我失去了一把心愛的紫砂水壺。它只是一件茶器,但是在品茶、煮茶的繁瑣過程中,它讓我感覺到很多的喜悅。
之後,想起曾讀過的一個故事。
一休的師父有一只稀世茶碗。某天,一休擦拭茶碗上的灰塵時,不慎失手把它給打破了。就在這時,傳來師父的腳步聲,一休忙把打破的茶碗藏在背後。
待師父來到面前,一休問:「師父,人為什麼一定要死呢?」
「這是自然之事。」師父說「世間的一切,有生就有死,都在無常之中。」
這時,一休拿出打破的茶碗,對師父說:「今天師父的茶碗無常了!」
不禁莞爾。今天,不過是我的紫砂水茶無常了。
Tuesday, June 29, 2010
Sunday, June 27, 2010
茶的涵義
讀過明海禪師把茶詮釋為「六度」的典範:
遇水捨己,而成茶飲,是為佈施;
茶蘊茶香,猶如戒香,是為持戒;
忍蒸炒酵,受擠壓揉,是為忍辱;
除懶去惰,醒神益思,是為精進;
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為禪定;
行方便法,濟人無數,是為智慧。
這樣的詮釋,的確發人深省。禪師眼裡的茶,和人間菩薩一樣,在世間做著「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志業。
把茶葉置入壺中,滾燙的熱水沖沏時,它不只不喊苦、叫屈,反而選擇毫無保留地釋放自己的清香、茶韻;為了喝茶人,奉獻自己,猶如菩薩廣行佈施。
茶葉堅守著自己的綠,不為外界所變,蘊涵著淡淡的香,猶如菩薩嚴謹持戒。
世上的樹葉有千百種,唯有茶葉可做香茗;陽光下的新葉,在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慷然允許採茶人折斷自己,然後默默地承受晾、曬、炒、揉、捻、烘、焙、烤、酵、擠、壓、燙、泡等,就像菩薩默默忍辱。
葉片從成長、伸展,到在枝頭上挺立,從不放逸,從不倦怠。從在這世間探出頭的那一瞬,至被人採摘,它幾乎保持著同一個姿勢。當生發願,當生成就,就像菩薩勇猛精進。
除懶去惰,醒神益思,和敬清寂,茶味一如,好似菩薩修習禪定。和敬清寂原是日本茶道的最高境界,茶道與禪相結合後,禪的最高境界也稱為和敬清寂。
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品飲者是好是壞,是懂、非懂,只要有所需要,茶就有所奉獻;無論熱水泡茶,還是慢慢變濃的冷水泡茶,茶香依然,如同菩薩普度眾生!
許多品茶人說茶中有人生三昧––初飲苦澀,再飲回甘,飲後餘香。誰又曾想到,一杯好茶的背後,是茶與菩薩一樣無私奉獻的精神?
遇水捨己,而成茶飲,是為佈施;
茶蘊茶香,猶如戒香,是為持戒;
忍蒸炒酵,受擠壓揉,是為忍辱;
除懶去惰,醒神益思,是為精進;
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為禪定;
行方便法,濟人無數,是為智慧。
這樣的詮釋,的確發人深省。禪師眼裡的茶,和人間菩薩一樣,在世間做著「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志業。
把茶葉置入壺中,滾燙的熱水沖沏時,它不只不喊苦、叫屈,反而選擇毫無保留地釋放自己的清香、茶韻;為了喝茶人,奉獻自己,猶如菩薩廣行佈施。
茶葉堅守著自己的綠,不為外界所變,蘊涵著淡淡的香,猶如菩薩嚴謹持戒。
世上的樹葉有千百種,唯有茶葉可做香茗;陽光下的新葉,在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慷然允許採茶人折斷自己,然後默默地承受晾、曬、炒、揉、捻、烘、焙、烤、酵、擠、壓、燙、泡等,就像菩薩默默忍辱。
葉片從成長、伸展,到在枝頭上挺立,從不放逸,從不倦怠。從在這世間探出頭的那一瞬,至被人採摘,它幾乎保持著同一個姿勢。當生發願,當生成就,就像菩薩勇猛精進。
除懶去惰,醒神益思,和敬清寂,茶味一如,好似菩薩修習禪定。和敬清寂原是日本茶道的最高境界,茶道與禪相結合後,禪的最高境界也稱為和敬清寂。
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品飲者是好是壞,是懂、非懂,只要有所需要,茶就有所奉獻;無論熱水泡茶,還是慢慢變濃的冷水泡茶,茶香依然,如同菩薩普度眾生!
許多品茶人說茶中有人生三昧––初飲苦澀,再飲回甘,飲後餘香。誰又曾想到,一杯好茶的背後,是茶與菩薩一樣無私奉獻的精神?
Saturday, June 26, 2010
望雨小築
從去年五月開始積極寫著寫著,連同之前的幾篇,不覺已達一百篇長短不一的文字。
於是,淋雨成了我小時候開始的小小心願。長大以後,不再有機會甚至忘了這個小小心願,最近又想起,希望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地方,可以看見雨,也可以是盼望下雨的地方––望雨小築。
望雨小築,對我來說是心靈的避風港。也許,望雨小築不需要固定在一個地方,也許,它就在心底深處;隨時可以在那裡望雨、聽雨、淋雨。
選擇望雨小築為第一百篇上載的稿件,記小時候小小的心願,也是如今心裡的小小心願。
喜歡下雨
所以望雨盼望玻璃窗外淅瀝瀝的雨滴聲
沖走了炎炎夏日的乾燥和煩悶
望雨
因為下雨時候的心情是恬靜的
我不是浪漫的人
卻喜歡下雨的感覺
不知哪天
可以回到望雨小築
躺在搖床上悅讀
看著雨後變得更綠更清新的樹葉
在望雨小築
心情會很平靜
會想起很多關於雨的美好往事
望雨
可以靜聽雨的聲音
有點鋼琴的韻味
飄飛的雨絲
仿佛漫天的小精靈在飛舞
心情就會放鬆、舒暢、靜謐
還是望雨
尤其在望雨小築
Tuesday, June 22, 2010
用手寫字
第一次看到用手寫的十五個字,
體會到的只是靜,
能夠聽到呼吸聲的靜謐。
身處在現今的科技時代,
電腦打出來的一個臉孔的字見多了,
再看到毛筆寫的字,
感覺到一種自在。
寫字是極簡單的事,
第二次,
看到手寫的五個字,
那麼簡單!
簡單得讓人想哭!
體會到的只是靜,
能夠聽到呼吸聲的靜謐。
身處在現今的科技時代,
電腦打出來的一個臉孔的字見多了,
再看到毛筆寫的字,
感覺到一種自在。
寫字是極簡單的事,
第二次,
看到手寫的五個字,
那麼簡單!
簡單得讓人想哭!
概念的建構
和營隊人文真善美組長談起如何企劃報導,以營隊為例,在營隊之前需有明確的概念主導報導的構思。不管是錄影、或攝影、或文稿等,都應注重在事先建構起的整體概念。
譬如是在團隊既定的企劃、概念下呈現出來的攝影作品,必能獲得大家的共鳴,因為有報導者所秉持著的信念或想法。簡單來說,報導者必需不斷加強本身的思維、充實自己的內心世界,因為攝影者腦海裡潛在的想法,我們可就其作品中看見。
當然,建構攝影作品的概念與拍攝成果並非一蹴可幾,必需不斷學習,不斷累積各種想法。尤其是連結、聯想,必需培養不斷的思考,進行籌劃與實際上的拍攝,再從拍攝中不斷的看見作品的優點、缺點,進行概念的調整與技術的改進。
腦海裡有了概念再去拍攝,就不會毫無頭緒,構圖與主題當能脫胎換骨。
如果缺乏概念,報導作品將難以讓人細細咀嚼;若純粹注重表面的美感,則無法讓觀賞者有更深入的體會而起共鳴。
譬如是在團隊既定的企劃、概念下呈現出來的攝影作品,必能獲得大家的共鳴,因為有報導者所秉持著的信念或想法。簡單來說,報導者必需不斷加強本身的思維、充實自己的內心世界,因為攝影者腦海裡潛在的想法,我們可就其作品中看見。
當然,建構攝影作品的概念與拍攝成果並非一蹴可幾,必需不斷學習,不斷累積各種想法。尤其是連結、聯想,必需培養不斷的思考,進行籌劃與實際上的拍攝,再從拍攝中不斷的看見作品的優點、缺點,進行概念的調整與技術的改進。
腦海裡有了概念再去拍攝,就不會毫無頭緒,構圖與主題當能脫胎換骨。
如果缺乏概念,報導作品將難以讓人細細咀嚼;若純粹注重表面的美感,則無法讓觀賞者有更深入的體會而起共鳴。
Sunday, June 20, 2010
寧靜之美系列之一
靜思堂有一種寧靜之美。
看著看著,
是另一種心情吧!
完全抱著欣賞的心態,
即使枯樹,
也有種說不出口的美!
就像飲茶的人,
總想要記住
這一餅茶、那一餅茶的滋味,
豈知,滋味就在飲茶的過程中。
人生在世幾十年,
總愛計較成敗得失,
殊不知,
這一切都是人生的滋味啊!
對於自在無礙的心來說,
是沒有所謂成敗得失可言的。
飲茶者唯有不當茶而迷,
才能清楚所得是何滋味。
Wednesday, June 16, 2010
少說話、多付出、多學習。
天才微微亮,清晨五點的靜思堂廚房,就在大部份的人仍在享受夢鄉的同時,生起了每日的第一道炊煙。
每天載送孩子上學後,趕在七點之前抵達靜思堂,儘管談不上專業,但是依舊用心在每個動作裡。
在廚房外的一個角落,每天一早都會有志工燒熱水把每一天使用的餐盒消毒過。每個人吃飯時雖然只用一個餐盒,但每天四千餘盒的飯盒,集合起來,單單燒熱水消毒的工作可不是吃飯的人想像得出的愛心。看到這些香積菩薩發心共襄善舉,不求回饋,無怨無悔的付出。讓我學到「少說話、多付出、多學習。」
為的只是讓四千餘名加入齋戒月素食午餐的慈濟人及大德,可以享受一頓健康幸福的午餐。簡單的目的,卻是需要好多人的用心。
因為這次的參與,告訴自己一定要好好珍惜每一天,細細體會香積組存放在其中的愛心。而做香積其實很簡單,只要抱持歡喜的心情。
以往,總覺得握筆寫稿、按快門拍照不是簡單的工作;現在才知曉,拿鏟子炒幾十鍋大鍋菜、拿菜刀切幾百公斤的菜實在是很不簡單。香積菩薩們把虔誠的心念與一點一滴的愛心,全注入菜餚之中了,伴隨著每一道好吃好看的菜餚,滋養每一個人的身心。
每天載送孩子上學後,趕在七點之前抵達靜思堂,儘管談不上專業,但是依舊用心在每個動作裡。
在廚房外的一個角落,每天一早都會有志工燒熱水把每一天使用的餐盒消毒過。每個人吃飯時雖然只用一個餐盒,但每天四千餘盒的飯盒,集合起來,單單燒熱水消毒的工作可不是吃飯的人想像得出的愛心。看到這些香積菩薩發心共襄善舉,不求回饋,無怨無悔的付出。讓我學到「少說話、多付出、多學習。」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