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就快要過去了
新的一年就在眼前
跨年的這一刻
想起上人的開示
生命的日曆
是在每一天、每一秒
期待自己在新的一年裡
能夠寫下生命的可貴
記錄歷史的光輝
負起人生的責任
也記起上人的一句靜思語
感恩平安無事日
珍惜健康有用時
在2010年的尾聲
願與大家共勉
Friday, December 31, 2010
Thursday, December 30, 2010
學習
曾經上人告訴我們說做就對了!
曾經一度大家覺得只要有使命感,
就會做得很投入,
就會犧牲享受、享受犧牲。
曾幾何時,
使命感變成了使命趕!
來到慈濟世界的人,
張大了眼睛摸索著一個真心的關懷;
走入慈濟世界的人,
開始感受慈濟人發自內心真誠的微笑。
在慈濟世界的生命都在期待著。
有人曾經這麼說,
慈濟人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不管他願不願意,
不論他知不知道;
不管他喜不喜歡,
不論是對是錯。
要學習微笑,
要學習沉默,
要學習聽話,
要學習接受。
要學習禮貌,
要學習尊重,
要學習感恩,
更要學習愛,
大愛!
然後再輕聲細語和新發意的慈濟人說,
我們要學習的,
還有很多。
曾經一度大家覺得只要有使命感,
就會做得很投入,
就會犧牲享受、享受犧牲。
曾幾何時,
使命感變成了使命趕!
來到慈濟世界的人,
張大了眼睛摸索著一個真心的關懷;
走入慈濟世界的人,
開始感受慈濟人發自內心真誠的微笑。
在慈濟世界的生命都在期待著。
有人曾經這麼說,
慈濟人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不管他願不願意,
不論他知不知道;
不管他喜不喜歡,
不論是對是錯。
要學習微笑,
要學習沉默,
要學習聽話,
要學習接受。
要學習禮貌,
要學習尊重,
要學習感恩,
更要學習愛,
大愛!
然後再輕聲細語和新發意的慈濟人說,
我們要學習的,
還有很多。
Wednesday, December 15, 2010
孜孜不倦
遇困境轉心念並非易事,
因為那是維繫於自己,
任誰都無法替代轉圓的.
當一個人陷於哀傷、無助之中,
想把情緒平靜下來,
雖也需費心思與外部的接觸磨合,
但不比平時訓練自己轉念的功夫來得更為重要.
困境和失敗並不可怕,
有時就只是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是好。
蝸牛有辦法應付這些的事情。
在遇到困難或困境的時候牠總是縮回殼裏去。
近來覺得自已像蝸牛一樣,
凡事都慢吞吞的,
動作有點慢、走路有點慢;
思考有點慢、反應也有點慢。
偶遇困境,
喜歡躲在自已的世界裏,
不會傷害到任何人,
自已也不會再度受傷。
古語有說:「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兩種:鷹和蝸牛。」
鷹與生俱來的先天資質是令人羨慕的,
但我不是鷹!
上天沒有給我鷹一般的先天資質;
與其把生命白白地消融在嘆息和抱怨裡,
何不做一隻蝸牛呢!
踏踏實實、孜孜不倦、一如既往!
Tuesday, December 14, 2010
直教生死相許
而最後,
還是去看了那場電影。
影片故事內容幽默中帶著悲傷,
動作中不時凝結著智慧。
男主角接到一項刺殺任務,
必需殺死一個小女嬰,
但是,
僅僅是因為這個小女嬰對著他毫無防備的笑,
就致使他做出一個完全改變了自己未來命運的決定。
他手提著四月––襁褓中的小女嬰,
展開了一場異常緊張刺激的情感之旅。
看到的是,
一個瞬間用笑容融化了一個無情殺手冰冷的心的小嬰兒,
以及不願意對一個無力反抗的小嬰兒下毒手的有情殺手!
金代詩人元問好的詞說得沒錯,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教生死相許。
Monday, December 13, 2010
僅僅數秒
雖然是通過電話和她交談,
但是,
可以非常強烈的感覺到,
甚至就如親眼看到,
她臉上的笑容立即消逝了;
就像一陣風把燈吹滅了似的。
忽然意識到,
我們之間的一點兒情誼立刻化為烏有了;
就像一根火柴棍子,
僅僅燃燒數秒,
就完全熄滅了。
當初您要我負責這本專輯書的編輯,
我欣然答應了,
並盡心竭力地做到最好。
雖然好幾回懷著委屈的心情,
想悄悄地離開。
傍晚,
懷著極端沉悶的心情,
獨自在海邊的松樹下散步。
鳥兒歸巢了,
停息了唧唧喳喳的叫聲,
讓傍晚回歸靜謐。
終於明白,
鳥兒中沒有搖唇鼓舌的寫作集團,
它們之間也沒有文雅不文雅的爭論。
回到家,
聽到了熟悉的,
纖細溫柔的聲音。
隨後有一只小手觸及我的手掌。
過了一會,
那聲音仍在我耳邊迴響,
女兒慢慢靠近我,
親切溫柔的叫了聲「爸爸。」
這溫柔的舉動,
就像微風吹散烏雲,
僅僅數秒,
窩心立即滿載心房了。
Sunday, December 12, 2010
編輯背後
與文字打交道本身應該是一件很愉悅的事情,但是,有時候也是一種苦差。近來編的一本專輯書,採訪者寫出來的文稿,有的錯別字很多,標點符號一逗到底,內容組織散亂,有的文稿字數太少,有的又太長;又不許修改、潤飾,真的讓編輯時帶來一定的難度。
每一篇稿無論長短,至少都會認真閱讀兩遍甚至更多,才能讀出寫稿者想要表達的意思。而且閱讀時各方面都要注意;從主題與文章內容之間的關係,到一個錯字甚至一個標點符號是否合適。
想到的是,出版之後要讓所有的慈濟人閱讀。把一篇錯字連篇或者標點符號一逗到底的文稿讓慈濟人閱讀的時候,慈濟人會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反之,又是一種怎樣的心情?更何況,應該會有很多慈濟以外的大德閱讀到啊!
不為什麼,只是渴望能把師兄師姊更加真實的見證故事用文字挽留下來。
Saturday, December 11, 2010
心中人文
編輯工作、日常的工作加上有的沒的的雜事,
讓我一度有放棄的念頭,
靠著幾位夥伴的支持才能一路順順利利走來,
在此感謝每一位盡心盡力的支持,
同時也感恩有這個機會學習企劃、編輯、排版、設計的工作。
回想起去年設計、編輯一百零八張海報的彷徨和無助,
什麼都不懂,
只好透過一通通的電話詢問,
找老師、找慈青學長、學姊,
這種尋找的日子並不好受。
編輯就像一只蚯蚓只能默默地工作,
為了農民們有個好收成而無私奉獻!
上人在衲履足跡2010年秋之卷這麼說:
「為時代做見證,
為慈濟寫歷史,
實是為法脈立大藏。」
編撰工作相當費心思,
亦須仰賴團隊。
上人鼓勵,
方向既是正確,
就要著手編寫,
讓法脈延承千秋百世。
上人也希望人文志業的同仁,
要投入「心中人文」;
人人心中有人文,
自然能夠「合和互協」,凝聚道氣。
上人更說:「培養人文是我最大的期待。」
期待大家發揮淨化人心、傳法弘道之良能,
讓普天之下大眾咸具道德觀念。」
溫暖
因為這些日子,覺得自己的周圍應該更加純凈些
希望在的人一直都在
因為這些日子,一遍一遍的翻看舊照片
開始感慨、無限惆悵、重新追憶
因為這些日子,大家可以彼此交換角色
給了我分析、給了我建議、給了我鼓勵
因為這些日子,想念起好久不見的朋友
因為這些日子,相信曾經的質疑,並且深信不疑
因為這些日子,開始篩選記憶,留下最美好的,放在離心室最近的角落
漸漸學會心放寬,念單純,就會越做越歡喜
慢慢了解,只要有心、虔誠發願、踏實付出,時間就能成就一切
只要伸出手來,一定有力量可以承擔
開始隱身、很多時候其實不需要說太多的話語
開始品味「知足」這首歌詞的涵義
怎麼去擁有一道彩虹
怎麼去擁抱一夏天的風
要怎麼收藏,要怎麼擁有
會不會放手,其實才是擁有
這些日子裡,喜歡你用簡短的語言給我講解大道理
這些日子裡,往往不需過多言語的回答似乎就能解開困惑
這些日子裡,犧牲,有時候是一種享受
這些日子裡,努力了,奮斗了,繼續做就對了
這些日子裡,笑過、哭過,如今想起,感覺是溫暖的
Thursday, December 09, 2010
十二月的心情
七日午後,《無量義經》專輯書的事情應該告一段落了,原本想乘著假日,留在家裡看看書充電,午後再去看場電影。
一邊閱讀,一邊記錄著隨想,豈料還是接到臺灣印刷商的來電告知有照片檔無法開啟,只好暫停閱讀的雅興,即刻補寄上有關的照片。之後,竟無法靜下心來繼續閱讀,去了靜思書軒一趟,心情還是無法平伏。
獨自一人來到海邊,在綿綿細雨中坐在海堤聽著海浪聲,心情開始平靜下來,腦海中不斷播放著這些日子的種種。
從七月份開始接受無量義經專輯書的編輯工作,歷經五個多月的時間。深深覺得,壓力對身體的傷害實在太大,這段日子,只能常常檢視自己的身體、內心,是否又緊繃了?因為每天眼睛盯著電腦、書本、資料,甚或聽電話、討論、開會時,脖子、肩膀在不知不覺中就會處於緊繃的狀態,內心也糾結在一起了。
無量義經專輯書是延伸去年檳城《清淨·大愛·無量義》音樂手語劇公演出版的導讀手冊後,希望可以把入經藏菩薩的感動故事集結成輯,這本專輯書內收集了一百零八則見證如何把《無量義經》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文章。為了讓大家更深入了解《無量義經集選》經句,經過無數次的討論,加入了上人對每一句經句的開示。於是乎,一百零八頁的見證篇的每一頁,讓大家清楚看到了《無量義經》的經句、上人的說法,以及師兄師姊的見證。
為了呈現更精簡的上人對《無量義經集選》經句的說法,把上人有關無量義經的開示都加於列印,是厚厚六百多頁的一疊,於是每天埋首在上人的說法裡,也是第一次真正的投入在上人的思想內。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勉強把所有的經句都加入了上人的詮釋。
一波好多折、一改再改的《馬來西亞分會遇見無量義經》專輯書終於要送印了!心裡五味雜陳,五個多月來的酸甜苦辣,無數個熬夜修改版樣、閱讀上人開示、經句要配合上人那一段的說法、篩選照片、照片漸層處理等等。
當然,除了以上的一些牢騷,編輯有關的專輯書,確確實實讓我成長許多。有關的編輯心情故事,請靜待下回分享!
Monday, December 06, 2010
時間的河
其實,
每一件事情的最初,
多多少少我们都可以预料到它的結局。
但是有一些人的故事,
到後來會是怎麼樣,
卻是永遠沒有辦法預估;
似乎沒有什麼發生,
也沒有發生什麼。
現今社會上的許多價值標準,皆為人之執著妄想;是、非,善、惡,本無絕對。
某人從某個角度看是壞人;相反的,也可能是個好人。這些人定出來的標準,放諸四海未必皆準。如果不能察覺我們自己的偏執,就會被好惡所蒙蔽;就會理直氣壯的拿著自己所執著的價值標準,去衡量外在環境。合則起貪愛心;不合就起厭惡心;這個分別心,就是煩惱的根源。
某人從某個角度看是壞人;相反的,也可能是個好人。這些人定出來的標準,放諸四海未必皆準。如果不能察覺我們自己的偏執,就會被好惡所蒙蔽;就會理直氣壯的拿著自己所執著的價值標準,去衡量外在環境。合則起貪愛心;不合就起厭惡心;這個分別心,就是煩惱的根源。
因此,佛法教導我們時時刻刻注意自己微細的念頭,不要被自己蒙蔽;情緒不要隨意受到外在境界變化的牽動;也許,煩惱就可以斷除了。
我們的煩惱,
也許還來不及畫上句點,
而時間的河啊,
還是慢慢的流,
慢慢的流……
閱讀過一則佛陀和阿難的故事:
在一次行腳中,佛陀和阿難經過一片森林,這是一個非常炎熱的中午。佛陀感覺口渴,他對阿難說:「剛才,我們走過一條小溪,你回去取些水來。」
阿難回到小溪邊,發現由於有其他人走過,本來沉澱在溪底的泥土翻了上來,溪水變得很污濁,根本不能喝。阿難回到佛陀身邊告訴佛陀:「溪水很髒,不能喝了,我們繼續往前走吧。前面不遠處還有一條河,我們到那裡喝水吧。」
佛陀說:「不,你回到那條小溪去。」
阿難只好再回到那小溪,但是溪水還是很污濁。阿難回到來向佛陀說:「溪水依然污濁,您讓我去,但是我不知道該做什麼讓溪水純淨?」
佛陀說:「你什麼也不要做,否則溪水會更加污濁。你要做的,只在溪邊等待,小溪裡有流水,流水會把污濁帶走的。你再去。」
阿難第三次來到小溪面前時,他笑了。此時,泥沙已經流走,溪水已經清澈。
取水歸來,阿難頂禮佛陀,他說:「你的教導方法真是神奇。沒有什麼東西是永恒的,只需要有耐心。」
世間沒有什麼是永恒的,每一樣事物都在轉瞬間即失的流動之中。小溪裡的流水是這樣,生命是這樣,生活也是這樣。
有時,面對生活裡隨時隨地發生的諸多煩惱,端看是否有足夠的耐心!我們可以不必擁有那麼多的煩惱,就交給時間的流水吧!
患得患失心
凡夫之心, 永遠患得患失。
『無』時即求『有』,
有『求』,即有煩惱,
既得之後,又『患失』。
是故,『無』時煩惱,
『得』時亦煩惱,
此患得患失之心,
確實是罣愛心。––證嚴上人
人活在這世界上,每天身處在人與人之間,總有許多煩惱。煩惱的根源眾多,其中之一就是捨與得、有與無。
從前,總覺得要擁有這,擁有那,總覺得喜歡的東西就想盡辦法得到它。曾經,沉迷於茶道,買進了好多的茶壺和茶葉,每天品茗;對茶壺、茶葉總會很捨不得。友人不小心打破我心愛的茶壺,會難過好久好久,然後又設法買回同一款的茶壺。
多年以後,上人的法改變了我捨不得及有求的觀念,覺得對於任何人事物,如果存在一點點私心,即使緊抓在手,也會隨時處於擔心失去的「無」的狀態裡;如果毫無私心,即使存放在遠方、在他人之手,在看不到、聽不到、摸不到的千里之外,「有」無所不在;絕對不會有患得患失之心。
對於捨與得微妙之處,給了我無比深刻的教示。我知道——「捨去一分鐘前的煩惱,才能解脫自在。看得開,想得遠,提得起,放得下,能捨才能得。唯有捨,擁有的喜悅才會真正到來」。
名列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紫柏大師也說過:
念有一切有,
念無一切無,
有無惟一念,
念沒有無無。
Subscribe to:
Posts (Atom)